余闲居寡欢,兼比夜已长,偶有名酒,无夕不饮。顾影独尽,忽焉复醉。既醉之后,辄题数句自娱。纸墨遂多,辞无诠次。聊命故人书之,以为欢笑尔。
笔者搜集满文译本《西厢记》诸本过程中发现,康熙四十九年《满汉西厢记》至少有三种刻本传世。三者不仅在版式特征上存有细微区别,在序文、正文的汉文和满文间也有着多处差异。三者流播较广泛,在《满汉西厢记》的传播史上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郁达夫欣然应允,写下300多字的序文,成为他关于厦门印象的唯一文字。 郁达夫(前排左三)来厦时与天仙旅社主人等合影。 厦门晚报记者 陈满意供图 厦门老房子历史研究专家曾谋耀说,当年,天仙旅社是高档旅社,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厦门“吃绿岛(即绿岛 ...
编者按:2024年11月5日,由福建省佛教协会主办,福州市佛教协会、福清黄檗山万福寺、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、福建省黄檗文化基金会承办的“黄檗花开香两邦——纪念隐元禅师东渡370周年系列活动”在福建福州举行。隐元禅师是一代高僧,也是文化巨匠。他将中国文 ...
1927年4月11日,长沙城外的识字岭上,几声枪响过后,“数十年轰轰烈烈、天子不得臣、国人皆欲杀、海内诵其著述、遐荒识其姓名之叶德辉”的生命就此终结。叶德辉(1864-1927)的死,标志着近世湖南旧文化的终结,在当时引起相当的震动,社会各界议论纷纷 ...
细究历史总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,比如孟浩然和闻一多,他们身上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,比如同为湖北人,比如都是真性情: “孟浩然见故友王昌龄来,相见甚欢,不顾病疹在身,纵情吃海鲜,发疾逝世。
“必记本”注:施蛰存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、翻译家、教育家,学贯中西、博通古今,被誉为“百科全书式的专家”。他一生坎坷,经历了清末、民国、新中国几个历史时期。上世纪六十年代,施蛰存在农村摘棉花时悟出一套“棉花哲学”。棉花受到外部挤压,缩成一团渺小无力;一 ...
《发现我的海洋DNA》期盼以丰富的海洋知识和故事,使人们重新认识海洋的珍贵,唤醒民眾对于海洋的热爱与保护意识,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永续共生的蓝色未来。对本书有兴趣的高中职与国中小学校如有需求,可向海委会洽询;一般民眾可向国家书店、五南图书广场等政府出版品 ...
10月22日晚,在研究生的藏文文献研读课上开始带领学生阅读噶陀格泽班智达的《如来藏庄严》及其《四部宗义安立》,其间不由得回想起2008年春谈锡永上师为人民大学汉藏佛学研究中心的师生首次视频开讲《四部宗义》的情景,一切都历历在目。为学生示范翻译时,便讲 ...
人民资讯 on MSN1 天
桐城美文荟萃一书
乾隆四十二年,刘大櫆八十初度,主讲扬州梅花书院的姚鼐为恩师刘大櫆作寿序,序文借《四库全书》纂修官周永年、程晋芳之口道:“昔有方侍郎,今有刘先生,天下文章,其出于桐城乎?”陈平原先生曾指出姚鼐善于作文,借寿序这一特殊文体,又借友人弟子之口称赞方苞、刘大 ...
据了解,《谢六逸全集》择优选择底本,按照时间顺序收录了谢六逸的图书著作、报刊文章、他书所录谢六逸文章、谢六逸为他人作品所作序文、部分作者在报刊中已公开发表的书信等,附有谢六逸先生的照片、手稿等图片资料,对了解、研究谢六逸的生平、思想、交游乃至民国时期 ...